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地质调查
绿色发展,城市地质调查迎来新机遇
2018-04-24 | 作者: 吴昊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丰硕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围绕服务城市规划建设,我国在城市地区开展了地下水源地勘查、工程地质勘察等地质工作,专门性的城市调查工作则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城市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服务城市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在技术方法、工作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的认识水平显著提升。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地方政府支持配合,在城镇化地区开展的全国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开展了306个地级以上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资源现状摸底性调查;完成了337个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初步查明了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开发利用区划;开展了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国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调查;启动了全国10个重要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实现了1∶25万地质环境调查全覆盖,完成了1∶5万城市地质调查约20万平方千米。为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分析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337个主要城市的优势地质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形成了我国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的总体认识,提出了优化城市群发展规模和布局、发挥城市地质资源优势、保障城市地质安全的对策建议。

  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大幅增强。服务城市群宏观布局,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打破专业界限,创新成果表达内容和方式,组织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系列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对策建议报告,在服务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地质问题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服务新城新区规划,精准对接需求,供需密切互动,在服务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服务城市运行管理,在上海建立了三维立体化、可视化、透明化的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实现了城市多部门多元、经济、高效的地质信息共享,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的融合。

  创建了一套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上海等6个城市合作,共同组织开展了三维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开展了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可视化信息管理等技术研发,成功推广应用于福州、哈尔滨、重庆等28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探索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地质工作机制。以上海为代表,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以厦门、丹阳为代表,探索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等三方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形成在全国可推广的工作机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代表,构建了中央和地方地质工作联动协商机制。

  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总结出了6条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精准把握和服务城市管理的需求。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对城市工作的需求,设计好每一个管理环节的城市地质服务产品,提供精准的地质解决方案。二是把信息共享放在重要位置。城市地质工作一定要打通国土资源、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门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渠道,实现互通有无,互利共赢。三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城市人民政府重视、支持城市地质工作至关重要,国土资源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协调推进,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局面。四是制定城市地质工作保障制度。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等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发挥地质工作的支撑服务作用,保障城市地质资料及时汇交和成果使用。五是加强城市地质科技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地球物理、航空遥感、信息通信、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地质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能力。六是在成果的服务应用当中确认地位、实现发展。在服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安全风险防控和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过程中,逐步确立品牌和信誉,有为才有位。

  城市地质调查迎来新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地质工作。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效化解各类“城市病”。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赋予了地质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时,李克强总理对“地球深部探测专项”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把地下能源资源找出来;二是要解决城市建设问题,地上、地下空间利用问题,特别是地下空间利用问题。

  原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把加强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要求开展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以及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钟自然局长提出,要精准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调查工作。并在同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了《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制订了《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推进地质工作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第一期城市地质业务培训研讨班。这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落实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绿色开发保护,引领和推动传统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围绕着“地质调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地质工作政策、理论、方法和实践”主题开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会前钟自然局长专门听取了汇报并对教材进行了审定,并提出要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班授课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围绕城市地质理念,总体要求和规划解读,邀请了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相关负责同志,以生态文明理念下新时代城市地质、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总体要求、城市地质调查规范解读为题作报告。围绕城市地质典型案例,邀请了中国土地监测规划院、局相关直属单位,上海市规划国土局,江苏省地调院等单位专家,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与城市地质创新研究、雄安新区、上海市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实践为题作报告。围绕城市地质新技术、新方法,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直属单位、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以数据库与三维建模、城市地质环境光纤监测、城市地下多资源协调利用等为题作报告。

  精选的17位授课老师,既有自然资源部规划司、部土地规划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等城市地质工作规划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又有来自基层一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使他们更加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转变了观念、树立了新理念,学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将为加快实现地质工作转型,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不同于以往,这次培训研讨班的学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主要为全国16家首批城市地质示范城市的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地质项目负责人,全国31个省级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的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中央管理地勘单位的业务骨干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项目负责人与业务骨干,旨在培养一批城市地质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其成为中国城市地质工作的领军人才、种子选手,培育壮大地质优秀人才储备库。

  对于培训研讨班中的“研讨”二字,会议主办方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学员带着问题来,在现场考察和分组研讨中,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室、发展研究中心、环境监测院等单位负责人全程参加并答疑解惑,与学员面对面互动,使学员们能够带着经验走,旨在培养一批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的骨干力量。

  新理念新机制推动城市地质调查

  在培训研讨班中,与会者深深感受到,无论是上海、丹阳等城市地质调查经验的推广,还是新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的介绍,都在传递着一个“新”字。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工作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对开展下一阶段的地质调查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

  要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城市地质工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城市地质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推动城市水、土、地热等资源和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绿色开发利用,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以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全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组建自然资源部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当前,在补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地质工作短板的同时,要突出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实施的支撑。一是强化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技术手段,开展标准统一的土地、矿产、海洋、水、林、草等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二是要加强重点城市群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全国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围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破传统地质工作模式,开展覆盖土地、矿产、水、森林、草地、湿地、地质遗迹、矿山环境等在内的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为城市产业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和解决方案。

  要以技术、管理有机融合的新机制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城市地质工作要瞄准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规划滞后、空间不足、盲目扩张、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引导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精准对接需求,结合特大城市、城市群和中小城镇的实际需求,突出重点,强化城市地质工作对新城新区的选址规划、城市更新改造、生态宜居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支撑和服务。构建成熟的产品服务体系,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推进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体系,努力将地质工作成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流程,真正实现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发展中“看得见、用得着、用得好”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雄安模式、上海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雄安新区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打破了原来以平面为主的城市土地利用,延伸拓展到立体的空间系统,统筹考虑包括资源、空间、生态等因素在内的多维有机整体,探索出一条城市发展的绿色道路,充分体现出地质工作的新作为、新优势,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城市地质工作水平。加大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探测科技创新力度,集中力量,推动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多圈层相互作用、地质资源协同利用等重大理论研究,着力解决城市复杂条件下地球物理探测等“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大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等研发力度,重点解决地质模型的快速更新、与专业模拟软件的对接、可视化表达等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表达方式,丰富服务产品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城市地质探测与监测、城市地下空间评价与安全利用、城市地质资源环境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三维地质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需要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城市地质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地质智慧。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东北地质调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 航遥中心部署五大重点工作
· 中阿地学合作平台发展规划出台
· 人工智能助力实现全岩精细地质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