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矿产新闻
从能源资源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智慧(上)
2018-06-12 | 作者: 赵腊平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

  有研究报告指出,工业革命250多年来,占世界人口20%左右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但其所消耗的能源约占同期全球消费总量的80%。如果发展中国家也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化道路,至少还需要3个地球的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和环境空间,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这要求我们找到从根本上化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办法。

  换句话说,能源扮演的角色和其解决问题的程度,决定着接下来人类文明能否实现新飞跃。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判断未来能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能源价格走势、能源结构变化等问题,对各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及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能源供需形势可能发生什么变化?能源结构将如何深度调整?综合诸多专家的判断并结合记者的个人看法,未来能源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新兴市场经济体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从2012年开始,世界能源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增速逐步放缓,显著低于之前10年2.7%的年均增速。但是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推进,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BP(英国石油公司)、IEA(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经济联合组织)等权威能源机构预测,到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在249亿~280亿吨标准煤的范围内波动。其中,BP预测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9亿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加约61亿吨标准煤,累计增长34%,年均增长1.4%,增速与近几年相比较有小幅的提升。

  受经济和人口增长放缓、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高能源消费地区如北美、欧洲等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维持不变。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的20年间贡献几乎全部的能源需求增长,印度对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能源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到目前为止,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不可撼动,但其内部结构却在不断发生变化。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持续增加,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根据BP统计数据,石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在1973年达到峰值(占比48.7%)后逐年降低,到2015年,石油占比为32.9% ;天然气所占份额由1965年的15.8%上升到2015年的23.9%,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煤炭的占比在1999年降到最低点后(约25%)又出现小幅回升,近几年占比维持在30%左右;核能的占比在经历了短暂上升后又开始下滑,到2015年占比不到4.5%;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稳步增加(主要以水电为主),所占比重由1965年的5.6%上升到2015年的9.6%,提高了4个百分点。

  尽管短期内化石能源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受全球气候变化、新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能源结构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燃料,预计仍将以年均0.9%的速度稳定增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显著降低,由当前的85%降低到占75%左右。同时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天然气的开采成本越来越低,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低碳的燃料,预计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到2030年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

  另外,在全球能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的同时,世界各个地区的能源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未来受碳排放量制约,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比重将会显著降低,同时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趋于上升。

  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元化

  随着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兴起,能源供应日趋多极化、多元化。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委内瑞拉等美洲国家丰富的油气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根据BP统计数据,若美洲的石油(包括原油、页岩油、液化天然气等)供应继续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下去,将在2025年左右超过中东成为最大的石油供应区。从发展速度看,美国尤其令人瞩目,加拿大可能成为新的能源超级大国。美洲能源的高地崛起,进一步加强了能源供应的多极化趋势。

  从能源供应结构看,天然气的供应进入黄金时代,可再生能源的地位持续上升,能源供应持续向更为高效清洁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页岩气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由2014年的略大于10%上升到2035年接近25%,未来10年内几乎所有页岩气产出的增长都源于美国,而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对页岩气产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国家,日产量达到3.7亿立方米左右。

  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起步期,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非常规油气等技术开始规模化应用,分布式能源、第四代核电等技术进入市场导入期,大容量储能、新能源材料、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多元化发展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发电领域。据IEA的预测,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力)将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一半,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将增加至31%,成为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幅最大的国家,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综上所述,能源供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可以预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拐点有可能提前到来。

  近年来,氢能的利用正在被高度关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氢总储量达到1亿立方米,2030年全球氢总储量达到400亿立方米,功率总量达10万兆瓦,2050年时全球氢能将实现真正普及。可以预见,谁率先突破了这些重大技术,谁就占据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就抓住了产业革命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权。

  能源贸易重心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

  随着能源供需格局的改变,世界能源贸易重心将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将推动世界能源贸易中心转向亚太地区。

  当前,仅中国和印度的石油进口量就已经达到12.6百万桶/日,超过美国,直逼欧洲。据IEA预测,到2035年,亚洲将成为全球石油贸易中心。分地区来看,北美逐步向石油出口区转变,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美国的页岩油气、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更多要考虑欧洲和亚洲市场,更加重视中国的需求。总的来看,OPEC通过减产操纵油价的能力在减弱。地缘政治对油价的影响确实在增强,石油的金融属性在增加,短期油价波动受到汇率和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

  为满足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亚洲将成长为新的全球能源贸易中心。203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左右。目前,中东地区仍是中国石油进口的最大供给方,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重正在上升。

  同时,能源价格将逐步回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石油价格在2016年达到34.8美元/桶历史新低后,开始出现小幅上升,2020年石油价格将达到49.4美元/桶,年均上升9.2%;天然气价格由2016年的2.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升至2020年的2.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年均上升7.2%;至2020年,煤炭价格的上升趋势还未显现出来。价格回升的根本原因还是供求状况的改变。

  有关未来20年全球能源格局的变数

  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2017年3月31日在北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中文版中作了一个预期:从目前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期增长30%左右,年均增长1.3%。到2035年,中国能源市场年增长率接近2%,但这一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预期增长速度。

  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电将在未来20年内占能源供给增长的一半,但化石能源仍是主导能源。预计石油需求与供应增速都将逐步放缓,全球累计石油需求量不足现在技术可采石油资源的一半,但仍将以年均0.7%的速度增长,交通部门将继续消费世界上大部分石油,2035年其全球需求份额仍接近60%。

  天然气的增速超过石油和煤炭,液化天然气(LNG)迅速扩张。到203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耗量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30%上升至接近40%。在203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份额将超过煤炭,成为世界第二大燃料来源。

  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增速由过去20年间年均2.7%急剧放缓至年均0.2%,原因是中国转向更清洁低碳的燃料。但即便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印度是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长市场。可再生能源在未来20年将翻两番;全球能源增量的近2/3用于电力行业。

  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与全球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对比。《展望》推测,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导致中东欧佩克、俄罗斯和美国等低成本的生产商利用他们的竞争优势、牺牲高成本生产商来增加市场份额。

  在美国LNG增长的带动下,页岩气产量将占天然气供应增量的2/3。由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供应增加,LNG增长预期会导致以美国气价为基准的全球一体化天然气市场的形成。

  总体来看,未来世界能源格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尽管当前能源需求疲软,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将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迅速上升;随着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兴起,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元化;能源贸易重心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未来全球能源供需趋于平衡,能源价格将缓步上升。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竞争风生水起
· 关注中国清洁能源:“风光”比你想象的更有能量
· 我国加速能源领域动能转换
·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加快能源革命倒逼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