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科学研判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形势,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海洋强国建设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把握其科学内涵、思想方法,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刻领会海洋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立足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就新形势下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作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坚定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管辖海域广袤,海洋资源丰富。习近平同志指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世界大国,坚定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纵观人类发展史,走向海洋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但与一些国家为了殖民掠夺而走向海洋根本不同,我国坚定走向海洋,坚持走的是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全面经略海洋,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这“四个转变”深刻阐明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构筑起全面经略海洋的“四梁八柱”。在新时代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转变”,不断提升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构建合作共赢伙伴关系。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建设海洋强国,就要不断提高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能力,确保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不受侵犯。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这为国际社会更好解决海洋问题、共同开发海洋提供了中国方案。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一方面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国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战略高度思考、设计、实施海洋权益维护工作,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各国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均应打破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树立合作共赢的现代理念。
准确把握海洋强国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
习近平同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蕴含着指导我国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科学方法论。
引领时代的创新思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思维,才能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国际海洋治理体系进入加速演变与深度调整期,我国海洋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发展期,尤其需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习近平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一系列重大命题,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重大观点,科学谋划我国海洋事业创新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
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制定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立得住、能管用的海洋战略,强化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在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大背景中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陆海统筹理念,从根本上转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强化多层次、大空间、海陆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意识,既提升海洋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又增强海洋意识、海洋文明等软实力;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统筹推进我国海洋事业整体向前发展,海洋及相关产业、临海(港)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国家利益至上的底线思维。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是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坚守的底线。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他还指出,要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这划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捍卫海洋安全的底线,表达了我国在涉及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的严正立场、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彰显出国家利益至上的底线思维。
努力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同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既是内涵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理论,又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积极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优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涌现出一大批海洋特色鲜明、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集群,较好完成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任务。出台《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模式。在新时代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海洋经济提质增效步伐。健全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指标、指数和报告,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有力信息支撑。
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四大体系”:以海域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为主体的资源管理体系,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修复为主体的环境管理体系,以监测、预报、调查等为主体的业务体系,以专门法律和督察制度为基础的法治体系。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深入实施生态管海、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体布局,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系统思维抓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海洋生态红线管控,优化海洋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坚持陆海统筹的空间规划方式,强化海洋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整治修复。严格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控污染物入海总量,强化海洋资源环境执法力度,建立“湾长制”,逐级压紧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保护职责。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治理。当前,国际海洋事务进入快速发展期,海洋治理进入深度调整期,提供中国方案、获得更多制度性权利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战略对接,以发展蓝色经济为主线,推动全方位务实合作,携手共创依海繁荣之路,实现人海和谐、共同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蓝色伙伴关系,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海洋公共产品共享、海洋安全维护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我国“蓝色朋友圈”。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法非正式磋商,围绕国际社会关注的蓝色经济、极地、深海等,在全球性和区域性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日第253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