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矿产新闻
一规 二管 三服务——安徽省芜湖市绿色矿业发展纪实
2018-06-15 | 作者: 张立 孙邦祥 张立民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绿色与发展,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永恒的话题。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西北角,南依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风景区,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位置。区内有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繁昌马仁山国家地质公园(筹建中,已通过省级验收)两大地质公园,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弥足珍贵,保护生态环境事关当地长远发展。

  芜湖市也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0种,其中锌、金、铜、铁、水泥用灰岩、膨润土、含钾岩石等为优势矿种;矿产资源“三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还存在产业层次较低、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等问题,矿山企业的小、散、乱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矿业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仍然造成较大影响。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需求刚性上升,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芜湖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开发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据了解,该市制定了《芜湖市非煤矿山新设采矿权参考标准》和《芜湖市现有非煤矿山采矿权延续标准》,从严设置矿产资源禁采、限采、可采区域。

  2012年,该市又出台了《关于芜湖市非煤矿山整治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芜政[2012]148号),通过制订“一矿一策”实施方案,采用关闭、整合等方式,全市矿山数量由2012年底的150家减少至目前的91家,矿山地质环境损毁区大幅减少。

  “连环招”之后,矿山布局明显优化,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我们还进一步优化了开发布局,从规划源头引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结合规划确定的矿山结构布局优化调整、资源高效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要求,统筹新建和生产矿山、大中小型矿山,以及绿色矿山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

  该市依据《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了目标任务,并加大了实施力度,将市域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及开采活动会造成严重环境破坏或危害的区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核心区,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所在地,重要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设施周边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或一定直观距离范围以及国家、省规定的其他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均列为矿山禁采区。

  加强监督管理,加大保护力度

  有了好的制度,就需要有钢铁意志去执行。芜湖市一方面编织绿色矿山制度的“大网”,一方面继续加强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监管:要求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展建设活动;生产矿山在办理采矿权延续、变更等审批登记手续前,由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地核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未按方案要求落实治理(复垦)任务的,不予办理采矿权相关审批登记手续。

  在去年的工作中,该市还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回头看”行动。对2014~2016年开展治理的“三线三边”范围内63个矿山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其中4个项目(共计9家矿山)治理复绿不到位,已被分别督促抓紧实施整改,要求严格按照上报的整改工作计划继续开展治理工作,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

  通过开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全面补充调查,该市进一步摸清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修订了以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目标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并分年度实施治理。该市计划至2020年底前完成治理6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预计投入治理经费19030万元。

  位于繁昌县荻港镇的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异地新建的熟料基地,也是沿长江建设的大型熟料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熟料约750万吨、水泥320万吨。该公司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在生产当中,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要求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将矿山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与矿山形成有机结合起来。2016年,矿区开采回采率为99%,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1%。

  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配料方案,对固体废弃物经科学配料,将采矿剥离物、铁矿尾砂、以及石英岩等固体废弃物和低品位矿石全部搭配到生产矿石当中,变废为宝,既不影响水泥质量,又能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100%。

  探索矿地融合,造福地方百姓

  在扎紧制度的笼子同时,芜湖市没有忘记如何开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政府独特优势,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近年来,该市研究制定了有利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的资源配置制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技术、政策指导,逐步构建起了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百姓的支持,企业取材于地方,更要最大限度地回报于地方。该市提出,对于矿山开采集中区周边受影响范围内居民进行异地搬迁安置,鼓励、引导集中区内矿山企业对当地群众进行就业培训,并优先聘用;引导集中区内矿山企业积极参与当地村镇公益性事业建设。对被合并到集中区内的其他零散矿山实施关闭后,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改善矿区生活环境。

  在繁昌县荻港镇,渣岭石英砂岩矿在做好绿色矿山发展的同时,把矿地和谐工作做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支持当地政府的工作,出资、派人、出设备参与当地村民公益事业建设。多年来,该公司持续安排专人专用洒水车对当地的道路进行全程洒水作业,保持道路整洁、无扬尘,方便了当地百姓的出行。

  “我们一直坚持绿色开发的理念,只是前些年不知道怎么搞、技术也不够,多次组织人员去外地学习,这过程中意识也不断在增强。”渣岭石英砂岩矿矿长滕修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创建绿色矿山的过程中,应始终站在百姓的角度,注重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安全生产。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矿已经形成以工业广场、采场为绿化中心,办公楼、外运系统周边为绿化基础,道路两边为网络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矿区呈现出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生态互动的良好格局。

  此外,芜湖市还将废弃矿山治理与项目结合,探索“开发式治理”模式;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矢志不渝,继续前行。绿色矿业是未来发展主题,要用长远的眼光开矿采矿,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积极创建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通过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使矿山企业能够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更加显著。”上述负责人介绍。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中国矿业文化发展研讨会暨李四光纪念活动座谈会在京举办
· 福布斯发布2018年全球企业2000强
· 浙江宁波北仑区“矿地融合”破解转型用地矛盾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若干矿业政策走向